112學年度網站上之每月俗諺語-清單
月份 |
閩南語-每月一句俗諺語 |
8 |
一錢,二緣,三媠,四少年。 It tshiân, jī iân, sann suí, sì siàu-liân. 釋義:首先有錢,其次人見人愛,再來英俊,接著是年輕。相傳舊時男性追求女性的基本條件。 |
9 |
一个囡仔較鬧熱三个大人。 Tsi̍t ê gín-á khah lāu-jia̍t sann ê tuā-lâng. 釋義:一個小孩比三個大人在一起還熱鬧。小孩天真活潑,不時活蹦亂跳,大人也爭相哄他寵他,往往會逗得大人們笑呵呵。所以家裡有小孩子,氣氛會顯得熱鬧又活絡。 |
10 |
一步棋,一步著。 Tsi̍t pōo kî, tsi̍t pōo tio̍h. 釋義:下棋時,每一步都須謹慎小心,步步為營,才能贏得勝利。意謂做事情要有計畫,深思熟慮,按部就班,才不會出錯,這樣離成功就不遠了。 |
11 |
人心肝,牛腹肚。 Lâng sim-kuann, gû pak-tóo. 釋義:人的心肝,牛的肚子。意為人心就像牛的肚子一樣大。「人心肝」指人的慾望,用來比喻人心不足蛇吞象。 |
12 |
十指伸出,無平長。 Tsa̍p tsáinn tshun-tshut, bô pênn tn̂g. 釋義:十根手指頭伸出來,長短也不一樣。勸誡為人子女者,若是覺得父母有時對待子女厚此薄彼、有所不公,不要過於在意。因為這是很自然的現象,就像十根手指頭長在同一個身體上,但長度卻都不一樣。 |
1 |
也著箠,也著糜。 Iā tio̍h tshuê, iā tio̍h muê. 釋義:也要竹鞭,也要稀飯。「箠」是用來當作體罰用具的竹鞭。這句話表示教養小孩也得責打、也得疼愛。比喻父母教導子女要寬嚴得宜、慈威並施、賞罰並重、教養兼顧,要撫育也要矯正,方有效果。 |
2 |
大甲溪放草魚──有準無。 Tāi-kah-khe pàng tsháu-hî──ū tsún bô. 釋義:在大甲溪邊流放魚苗,一旦放出去就不會回頭,形容東西離手了,就再也不會回來。比喻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。 |
3 |
大狗盤牆,細狗看樣。 Tuā káu puânn tshiûnn, sè káu khuànn-iūnn. 釋義:大狗翻牆,小狗學樣。形容父母、長輩的所作所為,皆為子女、晚輩的學習對象,小孩會模仿大人做壞事。多用於負面意涵,強調身教的重要。 |
4 |
大腸告小腸。 Tuā-tn̂g kò sió-tn̂g. 釋義:大腸裡沒有東西,控告小腸沒有把食物送過來。形容飢腸轆轆,肚子非常餓。 |
5 |
心歹無人知,喙歹上厲害。 Sim pháinn bô lâng tsai, tshuì pháinn siōng lī-hāi. 釋義:心地不好沒人知道,口出惡言最嚴重。重點在後句,告誡人要謹言慎行。 |
6 |
手曲,屈入無屈出。 Tshiú-khiau, khut-ji̍p bô khut-tshut. 釋義:胳臂向內彎,不會向外彎。比喻人都比較會袒護自己人,不會幫外人。可用於表示袒護自己人是應該的,也可用於譴責幫外人的人。 |
7 |
目睭看佇粿,跤踏著火。 Ba̍k-tsiu khuànn tī kué, kha ta̍h-tio̍h hué. 釋義:眼睛看著糕品,腳踩到火。用來勸人做事不要只顧當前的好處,而忘了週遭的危險,以免身陷險境而不知。 |